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专注于仓储物流业务、房地产开发业务、产城综合开发业务,行业及市场情况如下:
2023年物流行业在承压中波动复苏,整体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等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约为352.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物流业总收入达到13.2万亿元,同比增长3.9%。与物流行业发展紧密相关的消费市场潜力也逐步释放,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7.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3.02万亿元,同比增长8.4%。全国快递业务收入和业务量分别有望超1.2万亿元和1,321亿件,同比分别增长14.3%和19.4%,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支撑电商物流需求持续增长。
从高标仓供需看,消费逐步复苏叠加跨境电商、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行业规模的快速扩张,有效推动高标仓净吸纳量显著提升,其中,跨境电商在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和惠州等五个城市市场的新增租赁面积超250万平方米。据世邦魏理仕统计,2023年高标仓净吸纳量为72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4%,为仅次于2021年的第二高峰,但在上年延期项目和大量新增项目的集中投运影响下,2023年新增供应量达 1,200万平方米,创历史新高,市场仍呈现供过于求的态势,推动市场平均空置率上升至21.8%的历史高位,三分之二的城市租金水平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从物流仓储用地供应情况看,部分城市供地进一步向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产需求倾斜,减少了物流仓储用地供应,2023年全国24个主要城市年新增供应中物流仓储用地占工业用地比重降至10%以下,创近十年新低。中长期来看,在新增物流仓储用地供应量持续减少的情况下,未来市场供求关系有望逐渐重回均衡,同时,已聚焦核心城市实现规模化布局的仓储物流开发商的先发优势愈发凸显。
从政策层面看,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促进消费稳定增长”,中国经济新动能的加速发展和消费潜力的有效释放,将进一步促进物流地产市场回升向好。此外,2023年公募REITs市场多元化扩容提速,底层资产类型日趋丰富,已上市的3只仓储物流REITs分别为中金普洛斯REIT、红土创新盐田港000088)REIT和嘉实京东仓储REIT,其底层资产四季度末整体出租率分别为89.6%、96.0%和100%,经营稳定性仍优于其他产权类公募REITs,物流资产的价值凸显,同时,公司计划发行的华泰宝湾物流REIT已于12月8日由中国证监会及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受理,业务转型升级步伐稳步迈进。
2023年年初以来,房地产市场延续低迷态势,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多部委从优化需求端购房政策、支持房企融资、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方面释放积极信号,重点城市限制性政策加速退出,核心一二线城市开启“四限”松绑潮,但市场信心和购房预期的修复尚需时日,房地产市场仍处底部修复、边际改善企稳的阶段。
在销售市场方面,全国商品房销售市场仍处于筑底阶段。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8.5%和6.5%,与2021年行业顶峰相比,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35%和34%,延续下行趋势。分季度看,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额在前期积压需求集中释放的影响下同比实现增长,但复苏持续性不足,全年呈现出“前高中低后稳”的变化特征。从需求结构看,首套房“认房不认贷”、降低二套商贷利率等政策的接续落地,进一步促进了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释放,与上年同期相比,30个代表城市中,18个城市120平方米以上新房成交套数占比提升,19个城市120至144平方米新房成交套数占比提升,改善型产品成为新房市场主流产品的特征明显。从商品房销售模式看,各地从保交楼、保障购房者权益角度出发,探索商品房预售制度改革,有序推行现房销售模式,2023年现房销售面积约 2.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8.0%,占总销售面积的比重为22.5%,较2022年末提升5.2个百分点,市场表现明显好于期房,考虑到消费者在市场调整期的置业倾向,预计未来现房销售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在土地市场方面,受销售端尚未转暖影响,政府推地、房企拿地均偏谨慎,投资进一步向核心城市聚焦,土地市场整体低迷与局部竞争加剧并存。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3年全国300城住宅用地推出、成交面积同比分别下降19.6%、20.8%,均为近十年最低,成交金额较2022年也明显收缩,同比下降15%。为提高房企参拍意愿,各地政府不断完善土拍政策,加大核心区域或优质地块的供应力度,22个核心城市中,已有 18个城市取消土地限价,优质地块的溢价率提高,带动全国300城成交楼面均价同比上涨7.6%。从区域选择看,房企具备投资意愿的城市范围不断收窄,拿地金额TOP10的全国性房企中,除保利、建发、华润、中国铁建601186)拿地城市数量超过20个,其余企业拿地城市数量均在20个以下,且一二线核心城市占比超八成。从拿地主体看,央国企依旧是拿地主力,22城集中供地累计拿地金额中,央国企占比达49%,较2022年提升12个百分点,资金优势进一步凸显。
报告期内,全国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冷热不均”的结构性复苏特征。总体层面,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3%,虽然降幅延续逐月收窄态势,但企业扩张扩产动能仍然较弱,相应的对园区空间载体的需求有限,但在以产业创新、产业升级推动构筑新竞争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背景下,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9%,增速比整体制造业投资高3.4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8.4%,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4.5%,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1.1%,为产业园区带来结构性发展机会。
从供应端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厂房及建筑物竣工面积达到69,694.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9%,仍处于供应高峰,大量竣工物业的投运加剧产业园区招商去化压力,产业园区开发商拿地更趋谨慎,年内全国工业用地成交面积约为14.04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7.1%,一、二线%,高能级城市更具韧性。从发展趋势看,中央经济会议提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硬道理”,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政府加强对产业类型、投资强度、税收强度等准入指标的关注,提高工业用地准入门槛和管理要求,倒逼产业园区开发商主动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提升产业导入、产品设计、园区运营、客户服务等核心能力。
此外,截至2023年底,已有9只产业园区公募REITs上市,其中,有2只已完成扩募,同时,易方达广开控股产业园REIT、华泰南京建邺产业园REIT、中金重庆两江产业园REIT和博时津开科工产业园REIT均已获沪深交易所的问询,进入上市最后阶段,公募REITs已成为产业园区运营商盘活存量资产的重要渠道,逐步迈入常态化发展阶段。
除上述公司各主营业务所处行业外,在新能源行业方面,我国能源转型战略不断推进,《2030年碳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等文件明确了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目标,CCER、绿证交易等市场化机制亦逐步建设完善,为碳资产变现提供广阔空间,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加快新能源业务的发展速度,进一步扩大园区屋顶分布式光伏业务布局,持续加强对光伏、风电、储能等领域的研究,积极探索构建碳资产管理能力,打通零碳园区建设路径。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房地产业的披露要求
南山控股系一家以现代高端仓储物流为战略性业务,以房地产开发为支撑性业务,以产城综合开发为培育性业务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公司仓储物流业务以“打造国内领先的物流园区开发商和运营商”为发展目标,提供现代化物流中心的投资、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以及高端仓储、智能仓配、流通加工、物流增值、绿色配送、供应链金融等全方位现代物流和供应链业务服务,致力于打造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代智慧物流和供应链生态圈;同时,公司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并抓住国内政策机遇,优化创新宝湾物流商业模式,积极推进物流基金、公募 REITs等资产证券化工作,持续提升“募投建管退”的资产管理能力,打造业务滚动发展的资本闭环,持续提升资产效益。
报告期内,宝湾物流继续在规模、品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并积极开展资产证券化工作,物流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已于2023年12月8日由中国证监会及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受理;此外,积极探索供应链服务、冷链和屋顶光伏等延伸业务,报告期内上海宝山宝湾和苏州太仓宝湾屋顶光伏项目已成功并网,为公司长远发展积蓄力量。宝湾物流持续围绕核心区域布局优质项目,截至2023年12月底,在全国范围内拥有或管理82个智慧物流园区,运营、管理和规划在建(含待建项目)仓储面积逾960万平方米,物流网络不断完善,规模效应日益提升。
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坚持“质量、效益、规模”均衡发展的策略,坚持“区域深耕、布局重点城市”的发展战略,面对行业竞争新格局,稳中求进,以自主开发为主,稳步推进合作开发模式,积极探索“住宅+”转型业务发展方向;同时,依托开发业务的基础能力,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培育资产管理能力,探索在项目开发周期不同阶段的股权及管理输出等多元化业务形态,推动业务转型和高质量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坚持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中游及成渝四大城市群核心区域的战略布局,持续打造产品力与服务力,推动开发业务质效提升,促进转型业务协同发展。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已先后进入15个城市,累计开发项目(含待建、含表外合作项目)68个,在售项目40个;累计可运营项目(含筹备)20个,其中在运营(含代管)项目6个;同时,依托自身专业能力,对外轻资产运营输出项目3个,实现安全、稳定、有质量的健康增长。
公司产城综合开发业务结合政策导向、行业特点与自身禀赋,坚持“聚焦主题产业园区和高标准厂房”的发展方向,积极探索建立“募投建管退”的业务闭环,持续强化园区的产业属性,精准搭建产业配套体系,用精细化的运营服务解决地方政府和入园企业发展痛点,将园区、产业和城市进行有机结合,推动业务高质量增长,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和提升。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关注北京、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华中和西南核心城市的优质项目机会,稳步推进上海、南京、合肥、重庆、成都、武汉等重点项目,坚持“轻重并举”的业务模式,持续强化核心竞争力。在开发业务方面,加强精细化管理,助推存量项目运营质量提升;在并购业务方面,不断强化资产管理能力,打造“募投建管退”资本闭环。同时,重点围绕投资拓展、产品设计、招商运营等方面,加强标准化、体系化建设,并通过数字化系统赋能园区运营管理,提升园区运营服务水平,与各地政府、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产业链龙头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资源整合导入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还涉及制造业及石油后勤服务等业务。其中,制造业包含集成房屋业务、船舶舾装业务和海洋工程设备业务;石油后勤服务业务主要为中国南海东部石油的勘探、开发及生产活动提供物流后勤服务。
2023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但在稳增长、促消费等方面政策持续发力,新经济领域投资和生产保持较快增长的推动下,我国经济顶住了国内外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带来的下行压力,全年GDP实现 5.2%的较高增速,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但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尚不稳固,企业仍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在此背景下,公司围绕年度经营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持续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进一步稳固主营业务发展根基。具体情况如下:
2023年,宝湾物流实现营业收入183,600万元,同比增长13.1%,主要是原有园区稳定运营以及新园区投入使用且运营情况良好,租金收入稳步提升;实现经营净现金流118,670万元,同比下降10.4%,剔除政府增值税留抵退税款影响后,同比上升30.37%。
报告期内,宝湾物流仓库平均使用率为89%,在市场平均出租率下降的情况下同比上升 1.8个百分点,底层资产的运营管理能力进一步彰显。
宝湾物流根据发展战略规划,积极深耕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重要物流节点城市。2023年,围绕“投资聚焦、优中选优”的发展策略,通过招拍挂方式,获取无锡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等一批新项目,新增获取土地面积300余亩,同时,进一步扩大轻资产管理服务规模,年内新签约安徽宣城等管理输出项目,完善了公司仓储物流基础设施的网络布局。
2023年,宝湾物流通过精细化管理,重点做好成本控制、进度管理、质安检查等环节的管控,报告期内,新增开工面积约98万平米,新增竣工面积约60万平米,保障了计划投运项目的高品质履约。
2023年,在市场延续底部调整的背景下,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守经营底线,沉着应对各类风险,科学统筹、有序推进各项工作,销售去化、项目运营等方面均取得积极成效。
房地产开发业务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聚焦核心城市,以收定投,全年通过招拍挂方式在深耕的长三角城市群获取扬州江都、上海嘉定南门2宗土地,总占地面积约150亩,新增优质货值约45.6亿元。
房地产开发业务密切关注市场形势,动态调整项目分类标准,精准施策推动项目销售去化,保障流动性安全。2023年,累计实现全口径销售金额173.7亿元,同比增长15.8%,权益销售金额121.3亿元,同比增长60.7%,合并报表范围内项目累计实现并表口径销售金额96.6亿元,同比增长142.1%。
房地产开发业务按照“一盘一策”的管控思路,动态调整各持有型物业的经营策略,巩固经营成果。报告期内,通过项目改造升级,有效改善资产运营效益,推动多个项目出租率稳步上涨。南通寓颜家通过模式切换,实现出租率和营业收入双增长,上海江桥维乐城实现开业率、招商率双百开业,苏州维乐城、长沙天池里出租率分别稳定在88%和90%以上,经营质量持续提升。
2023年,房地产开发业务强化内生资金管控,积极推动存量债务展期和置换,优化债务久期结构,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南山地产“三道红线”指标维持绿档,严守流动性安全底线。
2024年,房地产开发业务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始终围绕推动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中长期目标,重点做好“去库存、促回款、优结构、防风险、保安全”工作,密切关注市场变化,灵活调整销售、回款策略;拓展融资渠道,优化开发节奏,保障现金流安全;坚持区域深耕,持续提高投资质量;坚持“以客户为主导”,进一步提升产品力、交付力和服务力,实现高质量稳健发展。
公司按照行业惯例为客户购房按揭贷款提供阶段性担保,担保期限自客户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生效之日起至客户所购住房的《房屋所有权证》办出及抵押登记手续办妥并交付银行之日止。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为客户购房按揭贷款提供的阶段性担保余额为524,056.38万元。
2023年,产城综合开发业务克服生产制造企业投资动能不足带来的招商去化压力,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产城综合开发业务持续强化标准化、体系化建设,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实施灵活的招商措施,积极打造标杆项目,重点做好存量物业招销安排。具体项目中,无锡车联网小镇项目年内注册落地企业32家, 获评无锡市数字化转型场景五星级荣誉,年度到账各类产业扶持资金30万元;新都科技园、西安智造园保持满租运营;德阳科技园一、二期去化率达97%,年内获取工业发展资金奖励351万元。
产城综合开发业务持续加强与外部优质产业资源的链接,产业运营和资源拓展逐渐形成体系。报告期内,根据国家战略布局,加强对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的研究,聚焦北京、长三角等核心区域各大行业商协会、研发机构、重点产业的龙头企业等资源体,逐步搭建产业网络、信息通路及导入渠道,挖掘在存量项目招商、新项目开发等方面的合作机会,积极推动产业资源转化落地。
2023年,各项目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南京浦口智芯科技港一期二批次实现竣工交付;德阳科技园三期一批次实现竣工交付,二批次实现主体完工;重庆巴南智造园除5、6号楼外,其余楼栋均已实现竣工验收。
产城综合开发业务面对当前市场环境,严守投资安全底线,谨慎项目研判落地。报告期内,积极关注北京、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华中和西南核心城市的优质产业园项目机会,重点推进的西安沣西项目已完成投资协议的签订,保障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宝湾物流坚持深耕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形成完善的网络布局,持有资产规模位居国内行业前列;同时,随着运营管理面积的稳定增长,为公司发展贡献稳定的现金流;在公募REITs市场常态化发展趋势下,未来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较大。
宝湾物流在物流园区选址、开发建设、商务管理、运营服务等方面形成标准化的管理体系,积累丰富的经验,各项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同时借助园区运营能力和卓越的服务品质,管理输出业务规模持续提升;并践行ESG以追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持续打造“绿色、低碳、环保、高效”智慧型物流园。年初至今,宝湾物流先后荣获 “全国仓储地产二十强企业”、“全国冷链仓储百强企业”、“最佳零售物流园区企业奖”、“2023物流仓储企业卓越表现奖”等荣誉,成功入选“第一届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企业50强”;青白江东宝湾、西安临潼宝湾等6个物流园区先后获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颁发的“一级绿色仓库”(最高级)评定,业务竞争力提升,在业内的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宝湾物流持续创新“仓库+”延伸业务模式,拓宽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结合客户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积极探索供应链服务、冷链和屋顶光伏等延伸业务,助力仓储主业高质量发展;同时,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重点加强CRM、智慧园区平台、IOT信息平台等系统建设,以智能化为抓手,保障园区运营管理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不断增强业务竞争力。
房地产开发业务坚持“区域深耕、布局重点城市”的发展策略,持续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华中和成渝地区等具备发展潜力的核心城市深耕布局,资产结构优质,抗风险能力强,尤其在“房住不炒”的政策主基调下,核心区域优质项目的价值凸显球友会体育中心,同时借助公司良好的信用基础,获取较同行业、同规模企业更低的资金成本,建立起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房地产开发业务始终坚持稳健经营,将风险防范放在首位,强调“质量、效益、规模”均衡发展。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保持战略定力,通过强化财务风控、审慎投资策略、提升经营质效等措施,抵御行业周期风险,实现持续、稳定、有质量增长;同时夯实业务长期可持续发展基础,在确保现金流安全前提下,积极探索发展多元化转型业务,增强持续经营能力。
产城综合开发业务准确契合政府规划需求,把握产业规律,整合政府、股东及合作伙伴等优势资源,与产业链龙头企业、高校院所、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等开展深度合作,获取优质项目的能力持续增强,并持续探索丰富多元的融资及合作开发路径,构筑多产业、多业态的产业布局,已与中联基金合作设立工业园并购基金,实现资源有效协同并取得良好成效。
产城综合开发业务持续完善投资拓展、项目开发、产业运营等核心能力,把握开发节奏,合理排布项目,形成具有差异化定位和比较优势的发展模式;结合国家政策导向、行业特点与自身资源禀赋,聚焦发展产业和工业园区,不断推进智慧园区管理系统的实施和优化,以数字化提升成本管控、安全管理能力和园区运营效率,项目开发和运营能力持续提升,正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迈进。
展望2024年,公司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是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交织叠加的局面。在宏观层面,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不确定性持续;我国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风险隐患较多等问题仍有待化解,但中央政府债务水平不高,政策空间依然较足,同时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优势仍在,总体上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并未改变。
就具体行业而言,仓储物流方面,随着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持续向好,消费持续复苏,第三方物流、电商及制造业等传统租赁需求将有效托举需求基本面,同时,以跨境电商、高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将带动需求端的持续回暖,但供求矛盾有待逐步缓和。据仲量联行统计,2024年全国24个主要城市高标仓合计新增供应预计仍将高达944万方;房地产方面,中央政治局会议“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定调下,过去市场过热阶段出台的限制性政策正在逐步退出或优化,房地产企业融资环境也在不断改善,但居民收入预期弱、房价下跌预期仍在等因素依然制约着市场修复节奏;产城综合开发方面,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多地政府提出“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口号,为产业园区的发展形成支撑,但同时也带来工业用地出让门槛的提高和政府管理力度的加强,对园区的运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公司将坚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积极推动业务稳定发展和转型升级,加快发掘新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业务发展质量,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2024年,公司将坚定发展仓储物流战略性主业,进一步完善网络布局,积极探索“仓库+”业务,持续推进公募REITs发行,优化创新宝湾物流商业模式,提升业务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措施包括:
(1)稳步提升资产管理规模。坚持“稳健发展、优中选优”的原则,聚焦长三角及大湾区的核心物流节点城市,挖掘优质项目机会;加大管理输出业务拓展力度,逐步形成“轻重并举”、“多点组合”、“质高位好”多种合作模式及项目选择标准,提升资产管理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加强行业、城市研究,关注政府土地供给端、客户用仓需求端的长期变化趋势,细化完善优质项目的评判标准,加强项目研判和投后管理能力。
(2)推进商业模式优化落地。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紧抓国内政策机遇,整合资源统筹推进公募REITs发行工作,提升资产管理能力,打造业务滚动发展的资本闭环和可持续发展模式,持续提高在资本市场影响力。同时,重点做好公募REITs标的项目的投后管理,持续完善资产管理价值体系。
(3)加强工程管理。2024年计划新增开工5个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3万平米;计划交付6个项目,总建筑面积约90万平米。公司将重点加强成本控制、进度管理、质安检查等环节的管理考核,确保实现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和工期总体目标,并结合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持续优化设计标准,提升产品的适用性和竞争力。
(4)提升商务核心能力。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加强重点行业及市场区域的研究,重点关注跨境电商、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带来的市场机遇,实施“一园一策”的商务策略,重点加强新投运园区的预租管理;持续加强品牌建设与推广,提升宝湾物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5)推进园区智慧化管理和增值服务。继续推进智慧园区管理系统的实施和优化,重点完善、优化智能园区IOT物联网系统功能,加强对园区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及其在安全管理、成本管控和效率提升方面的应用;实施“运营服务年”专项工作,建立持有型物业运营服务标准体系,通过绩效考核指标引导、活动实施,强化运营服务导向,增强客户粘性。(6)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ESG)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进一步扩大园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充电桩等业务覆盖范围,开发零碳园区,探索综合能源管理,推进ESG在运营园区的试点落地,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4年,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坚持聚焦核心、深耕区域策略,持续提高投资质量,不断强化精细化管理,围绕产品与服务,提升经营质效,稳步推进传统业务与转型业务发展,发掘地产业务增长潜力。主要措施包括:
(1)严守流动性安全底线。加强存货资源的分类管理,灵活调整销售策略,促进销售回款;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效率,确保流动性安全;通过置换、创新融资渠道等方式,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保障“三道红线”安全;积极把握融资窗口期,提高企业融资效率,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2)坚持区域聚焦,夯实投资质量。坚守战略布局目标,聚焦核心区域、重点城市;加强市场研判与城市研究能力,顺应市场形势变化,提升投资精度,灵活创新拓展方式,重点进入高端改善市场,持续优化资源储备。
(3)强化核心能力建设,促进经营质效提升。全面建设“提质、增效、节支、降耗”为目标的精益管理体系,聚焦“保交楼、稳民生”工作,继续以“客户需求、价值”为导向,多维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制度及流程优化,形成对标一流、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提升内部管理效率。
(4)积极推动转型业务质效提升。贯彻“稳健经营”的工作思路,实施“一盘一策”策略,持续提升管理水平,保障运营期持有型资产的稳定经营和筹开期资产的顺利开业,巩固经营业绩,同时,持续关注及探索行业发展新模式,适度培育资产管理能力。
2024年,公司将坚定实施产城业务培育发展策略,坚持“聚焦产业园和工业园”的大方向,加强标准化体系化建设,重点做好存量项目的运营和去化,严格筛选和获取优质项目,稳步提升产城品牌行业影响力。主要措施包括:
(1)打造优质标杆项目。进一步提升产业思维,加强与轻资产运营商、产业方的合作,提升资源导入能力;强化园区运营能力,完善园区标准化运营体系,提升园区服务水平;密切跟踪市场变化,灵活调整营销策略,加大招商稳商力度,推动产业聚集,完善园区业态布局;统筹项目建设节奏,保障园区建设质量,提升园区展示形象,打造产业聚集、特色鲜明的园区。
(2)合理安排项目投资节奏,做好优质项目拓展。加深对深耕区域产业的理解,采用一二手并举的方式,重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和西南区域核心城市的项目拓展工作,同时进一步优化项目投资评价标准,提高投资质量和决策效率,稳步获取优质项目。
(3)强化资产管理思维,提升产业服务能力。依托自身对园区资产的运营管理能力,借助工业园 Pre-REITs基金,实现轻重资产结合运作,进一步打开业务发展空间;探索产业培育路径,为优质客户提供更多元的服务,尝试由单纯的产业载体建设者向产业生态运营商转型。
(4)持续做好核心能力建设。在现有项目基础上,重点培育发展产城团队在项目投融资、策划规划、产业合作、项目运营等方面的核心能力,持续提高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打造一支有活力、专业化、敢打敢拼的业务队伍。
已有49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5.38亿股,占流通A股40.20%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60元。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一般。
股东人数变化:2024-02-29显示,公司股东人数比上期(2024-02-20)减少52户,幅度-0.10%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