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联招聘联合泽平宏观发布最新的《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3》报告,深圳首次跃居榜首,成为最吸引“95后”青年人才的城市。
报告指出,深圳拥有低于北京和上海的落户门槛,叠加创新的产业结构,提供较多工作岗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到深圳就业。
深圳, 这座平均年龄只有32.5岁的年轻城市,正以自己开放、包容的独特魅力,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在这里奋斗圆梦。
“这里足够包容开放,南科大给了我们青年学者足够大的空间做科研,我想不到有什么理由不选深圳。”青年科学家、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俞春泉如此表示。4年前,他离开美国,像众多学者一样踏上归国之路,而深圳是他的第一选择。
近年来,深圳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发展活力动力。
深圳针对市场作用明显的竞争性领域,建立“创新成果越多、经济贡献越大、奖励补贴越多”的持久激励机制;对政府主导投入为主的非竞争领域,支持高校、科研机构等用人主体设置特聘岗位,自主评聘高精尖缺人才。探索实施以用人单位为评价主体的人才评价机制,授权华为、腾讯、比亚迪等91家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累计超过10万人次。
通过一项项有力举措,深圳着力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让包括青年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在深圳,创业者无处不在,跟人谈论梦想,永远都不是一件让人觉得尴尬的事情,这就是深圳的魅力。”斯坦德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永锟回忆起在深圳创业的起起伏伏,他认为这是一场创业者与城市间的“双向奔赴”。
深圳,被誉为“梦都”。选择这座年轻的城市,说到底,是因为这里有想要的生活,有可以实现的梦想。
搭好筑梦台,逐梦人自来。深圳推进高水平高校建设,打造青年人才蓄水池,先后有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中山大学·深圳等5所高校获教育部批准设立,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深圳海洋大学、深圳理工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和香港大学(深圳)等高校也正筹划建设,高校建设创下新的“深圳速度”。
同时,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鹏城实验室等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加速推进,全市各级各类创新载体超过3200家,为青年人才提供了越来越多一展所长的圆梦舞台。
2021年,江西女孩吴越越只身来到深圳。免费入住的青年驿站、就业辅导、各类公益招聘会……让异乡的女孩感受到了城市的温暖。找到工作后,她享受到了秒批入户,也申请了住房补贴,两年间她从律师助理成长为律师。
去年11月1日,第七个“深圳人才日”。就在这一天,深圳人才新政《关于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促进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实施,明确提出实施青年人才汇聚项目,对新引进入户35岁以下的博士毕业生、境内外知名高校硕士及本科毕业生,分别给予相应生活补贴等。
深圳还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逐步在青年思想、教育、文化等领域形成十大工作体系和若干工作品牌,建立“我为青年办实事”长效机制。
2022年,深圳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出台《深圳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提出建设筑梦追梦圆梦的青年梦想之城、向上向善向美的青年首善之城、宜居宜学宜游的青年首选之城、交流交往交融的青年友好之城、共建共治共享的青年幸福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