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会App·(体育)官方网站-ios/安卓/手机版app下载

这个领域未来缺口103万人!
发布时间:2024-07-16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超预期发展,在拉动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相关人才出现了巨大缺口。  在近日举行的2023夏季峰会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副会长赵杨再度强调了这一问题的严峻性:“按照工信部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未来新能源汽车人才净缺口是103万人,智能网联汽车人才缺口3.7万人,汽车行业技术人才、数字化人才非常紧缺。”  据了解,当前无论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超预期发展,在拉动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相关人才出现了巨大缺口。

  在近日举行的2023夏季峰会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副会长赵杨再度强调了这一问题的严峻性:“按照工信部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未来新能源汽车人才净缺口是103万人,智能网联汽车人才缺口3.7万人,汽车行业技术人才、数字化人才非常紧缺。”

  据了解,当前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的售后维修人才,还是研发工程师,甚至是锂电产业链,都出现了人才供给不足的现象,可以预见,如果不尽快改善并解决当下新能源汽车各环节人才供不应求的问题,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将受到影响和冲击。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到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人才总量预计达到120万人,但人才缺口预计可达103万人。其中,新能源汽车维修领域将面临80%的人才空白。

  业内专家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短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电池检测及维护技工短缺,传统汽车的维修技工无法满足电动车电气化检测、维护维修的需求;其次,充电桩故障维修技工短缺,充电桩专业人才市场需求井喷,充电桩安装、检验专业或将成为新工种;第三,大数据分析工程师短缺,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燃油车,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电池相关数据,但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的专业人才寥寥无几。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湘潭理工学院校长袁礼斌直言:“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三电供应商对于售后人才的需求将很快爆发。”

  维修人员不足的同时,研发人才同样告急。脉脉高聘人才智库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行业招聘需求三年持续增长,2021年人才招聘需求同比翻5倍,2022年翻了近3倍,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人才招聘需求已达到了24%的增幅。其中,三电、智能驾驶等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的核心环节的人才紧缺度极高,而电池工程师则成为2023年新发招聘需求中最抢手的岗位,供需比只有0.16,相当于6个岗位争夺1个人才,模拟芯片设计岗位的供需比也达到了0.2,相当于5个岗位争夺1个人才。

  据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朱明荣分析,首先是因为能源革命的急速推进带来了锂电企业的纷纷扩产,行业用人需求也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其次则是产业升级与企业竞争加剧,导致了企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有经验的生产、制造和研发类人员,成为全行业的稀缺人才;第三,我国锂电人才培养滞后,对口专业较少,储备有限,难以满足行业需求。

  确实,在“新四化”的浪潮下,汽车产业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全新及更高的要求,但现有的人才教育与培养体系难以及时跟进。以售后维修人才为例,科波拉汽车咨询服务(青岛)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王浩指出,传统燃油车检测、维修、部件更换的容错率高,但新能源汽车以化学、电子、信息为核心的零部件检测、维修,需要使用更为精密、低误差率的专业工具、设备和方法。可以说,传统燃油车的维修经验,在新能源汽车上大部分已经“失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两者作业安全风险等级不同。传统燃油车在售后作业中,面临的是机械部件给操作人员带来的挤压、砸伤等意外伤害风险,虽然也会涉及汽车电路,但都在安全电压以内,很少能对人造成生命威胁。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是高压电系统,一般维持在300~700伏的电压,可以瞬间造成人身伤亡。所以需要售后操作人员学习和掌握高压电的安全防护措施和规范的操作方法。

  更棘手的是,国内电动智能汽车更新迭代的速度之快,根本没有留给汽修培训和教育机构足够的时间,来进行人才的培养与训练。“对于很多汽修培训和教育的机构、学校来说,可能最快的培训进度,还停留在电气部件的维修上。”业内专家坦言,可能在高阶智能方面,学校还没有专门的课程与训练方法,更遑论培养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维修能力的熟练工人了。

  针对新能源汽车人才不足的问题,朱明荣建议,企业可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引进、业务外包等多种方式应对人才不足,同时适当加大校招力度,储备高潜质人才。“在为人才提供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薪酬、足够大的发展平台以及良好工作环境的基础上,企业可通过打造雇主品牌、搭建内训体系、外派技术学习、发展通道建设、长期激励体系等方式做好人才的保留。”朱明荣表示,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加强与院校或第三方人力资源培训机构的合作,通过多种方式联合培养人才,选拔、培训优质潜力人才。

  袁礼斌指出,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汽车类高校可以向新能源汽车售后市场更需要的有电工证、综合能力更强的课程方向倾斜,提升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打通本科生与专科生的课程内容,来满足即将爆发的新能源汽车售后人才需要。

  在高校与企业合力的同时,政府和管理部门当然也不应缺位。广西南宁市科技社会服务科科长刘潇潇建议,应当充分利用各类人才政策,吸引和激励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研究符合新形势下新能源汽车教育课程,鼓励高校、企业联合培养,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跨学科,跨领域的新型汽车人才。

  正如中国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熊燕舞所言,人才是新能源汽车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资源和灵魂。相信全行业只要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的关注与重视,加强产学研融合,扩大人才池,就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