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委“新春第一会”释放出“求贤若渴、惜才如金”的强烈信号。我县随之吹响了以“大人才观”引领万马奔腾的奋进号角。
在“三支队伍”中,高素养劳动者队伍是基础支撑。眼下,我县正通过“万名武川工匠”培育工程等,为各行各业练就高素养劳动者队伍。
走进浙江武精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器轰鸣,生产线有序运转,工人们正开足马力赶制订单。技术中心副主任刘国祥忙着在各个工位巡查,帮助解决难题。
“在武义,只要你干得好,有技术的普通工人也能脱颖而出成为高层次人才,享受子女入学、政府津贴、健康体检等待遇。”刘国祥说,刚来武义时,他也只是一名机电技术员,如今不仅获评“浙江杰出工匠”,还牵头成立了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向年轻员工传授技术,并带领团队进行技术攻克,技术创新。
“我们要让在武义这片热土上打拼的广大劳动者有奔头、有甜头、有劲头,让一技之长者有‘一席之地’、技高一筹者能‘薪高一档’。”县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近年来,我县瞄准“六条重点产业链”需求,深入实施“万名武川工匠”培育工程,积极探索企业自评、一线直评、以赛促评、融通转评等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统筹推进社区便民培训中心、技能型乡村、技能型企业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崇尚技艺技能、尊重技能人才、争当技能人才”的浓厚氛围。去年以来,我县“以赛代培”开展焊工、钳工等各类技能大赛14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0000多人次,新增技能人才6608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098人。
“作为山区26县之一的武义,要想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造血能力,人才支撑是关键。一直以来,我们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最强驱动和最强引擎,以首位意识、首位担当加快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集聚,让更多优秀人才留在武义、扎根武义、建设武义。”县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力实施精英领航强链行动,开展人才需求摸排,制定重点产业紧缺用工、紧缺专业人才、紧缺技能人才“三个目录清单”;持续开展“十省百校千企万岗”巡回引才,探索名校博士引才“直通车”,举办高层次人才专场招聘会;派出干部担任驻企服务员,提供更加精准的政策指导,帮助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去年以来,共计举办引才活动84场,新建博士后工作站2家,新引进大学生6015人、青年博士11人,发放各类人才补助1024万元。
放大领军人才引领带动作用,深化企业+高校+政府联建研究院模式,集成“周末科学家”活动引才、“双龙计划”项目引才、“揭榜挂帅”赛事引才,举办“武义籍人才回乡助发展”“硕博人才武义行”等活动,试点开展卓越工程师选拔,加快集聚一批符合产业和企业需求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
如今,“招聘夜市”“车站直聘”“直播带岗”,新颖的招聘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来自全国各地知名院所和高校的院士、博士与教授,组团来武义走访企业,为产业发展“把脉问诊”,这样的活动也越来越常见。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接下来,县人力社保局将加速人才引育大融合、绘好人才奋斗大场景、厚植人才成长大生态,形成“武义成就人才、人才成就武义”的生动局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